为科研“减负”!广东项目申报经费支出明细大“瘦身”
这是减负2019年和2023年两份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经费信息”一栏明细的对比。
在广东实施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包干制”后,为科传统的研广九游预算编制要求随之取消,科研项目申报经费支出明细的东项大幅“瘦身”一目了然。
“买酱油的目申钱到底能不能用来买醋?”这句看似玩笑的疑问,却生动反映了不少科研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曾经遇到的报经“痛点”:科研经费管理过于刚性,科研项目预算科目过于繁杂,费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新问题必须产生新支出,出明却无法灵活调整预算。瘦身
如今,减负这句“玩笑话”却在广东得到了认真回答。为科
8月6日,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后的东项九游《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全文正式向社会公布。《条例》以立法的目申形式明确:在定额资助的科研项目以及从事基础性、前沿性、报经公益性研究的独立法人科研机构中,推行财政科研经费包干使用和负面清单管理。
“管好”是为了更好地“放开”,“减负”是为了更好地“增效”。所谓科研“负面清单+包干制”,指的是在明确经费使用不得支出的用途和范围、定好经费使用“红线”的同时,以包干的形式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
在立法之外,广东早在2019年就率先推动了省基金项目试行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探索,2022年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省基金项目。
更关键的是,《条例》明确向项目承担单位下放项目经费预算调剂权,间接费用预算可以在核定比例范围内调增、调减。这也意味着科研人员在提交项目申请书和任务书时无需编制明细费用和科目预算。除规定项目绩效支出限制一定比例外,其他经费支出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决定使用。
压缩了表格,是为了给创新留足空间;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更有赋予科研人员技术路线决策权的深意。以往,烦琐的经费处理、事无巨细的经费使用申报,占用了科研人员大量本该用于科研的宝贵时间。
在赋予科学家更大的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后,被节约的不只是宝贵的科研时间,更有利于把宝贵的科研资金用在“刀刃”上。
要知道,一项科研成果的研究历程不仅是一场需要智慧和耐力的长跑,更具有灵感瞬间性和路径不确定性。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大幅减轻科研人员在经费申请使用和管理上的事务性负担的同时,更是给予科研人员更充分信任的具体体现。
一句“玩笑话”的认真回答,折射的是广东对科研道路上每一个“灵光一闪”的瞬间的珍惜,更包含着用制度创新搭建“云梯”,让科研项目“自能成羽翼”地创新。
(总台记者 林丽丽 孙冰)
- ·税收征管法(修订稿)今起公开征求意见 这些与你有关→
- ·中消协发布“十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报告 多个热门景点被“点名”
- ·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13.86亿人,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 ·芦山县发现史前遗址 改写青衣羌历史
- ·你与全运会有哪些精彩瞬间?广东省档案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
- ·外籍澳门居民短期赴内地可申请5年多次签证
- ·大年后至今 安顺场黄果柑销量达230吨
- ·9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0.5%,智能家电增速超30%
- ·客语音乐同盟建树大会举行,梅州落选为客语音乐联牛耳席团都市
- ·引进新理念“治未病”深入圈舍
- ·举办摄影大赛 展现“熊猫老家”独特魅力
-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为什么有的没降到3.3%?相关疑问这篇都回答了
- ·足球与年味齐飞!梅州亲子公益行动开启悲痛足球年
- ·国考报录比远超去年,最热一职位引1970人竞争!
- ·游广东赢大奖!“真乡”征集行动不断火热,多地网友自动投稿
- ·前三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两成